故宫灵异事件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故宫灵异事件 > 诡异故事 >

且其中不少都来自被认为可以信任的官方信源灵异事件网

  新闻角力背后往往是国力的较量。马航事件中,南海作为事故发生的主要预判地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媒体的眼光。海洋、天空、太空,飞机、雷达、卫星,在这场浩大的搜救中,各种先进的搜索技术与分析手段层出不穷。此外,由于南海存在复杂的海权争议,地区战略合作处于原始阶段,也对搜救工作开展造成阻碍。马航事件已告一段落,对争议地区突发事件报道的思考却从未平息。毫无疑问,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堪称有史以来最为诡异的航空突发新闻之一。就各大外媒的总体表现而言,CNN、路透社、纽约时报、BBC等传统媒体以其对关键信源的准确挖掘、核心证据的获取、强大的交叉质证能力和文本的丰富表现而胜出,而以Twitter、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虽然在信息快速传播和促成某些非常规信源的出现上有独到之处,但也因假消息层出不穷及高度碎片化的传播方式而令受众无所适从。――对于此次马航事件,国内新闻界最初引发争议的是“对失联者家属应否采访”的话题,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于社交媒体讯息如何运用的争论。随着各大外媒通过缜密的独立调查合力证实马来西亚方在此次失联事件中多有隐瞒,从而揭开飞机被人为操控非法改变航线等重大消息之后,新闻界的注意力转向对中国媒体在国际性突发事件中的调查采访能力的反思。联系去年以来国内新闻界对“传统媒体是否已至末路”的争论,对于CNN、纽约时报等国际公认的“老牌媒体”在此次新闻大战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也许能够为新旧媒体之争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争论之一:失踪者家属能否采访在突发新闻中,“新闻中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组成要素。记者的天职是搜集可靠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道。如果因担心伤害家属感情而放弃采访事件的受害者一方,不仅失去了突发事件方的重要信源,也无助于报道的及时、准确、公正和平衡。在任何突发事件中,都不乏家属表达出向媒体呼吁和诉求的意愿,他们提供的信息也很可能是事件的重要证据。因此,关键不在于是否需要采访,而在于如何在报道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被采访人的困扰和伤害。笔者从对此次各大外媒运作的观察中得到的结论是,在被采访人有意愿发声的前提下,保持当事人尊严并提问适度,无论是被采访者还是受众,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3月11日,CNN刊发了一次对机上失踪美国公民、在吉隆坡工作的IBM高管伍德的亲友的直播间采访。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被采访人显然是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出镜的:穿戴庄重整洁,表情虽然悲痛却仍然比较平静,CNN对其出镜的处理方式与被采访的专家、记者一致,在新闻呈现上,这就与无限逼近、粗暴抢拍获取当事人悲痛失控表情的报道方式产生了极大区别,尊重了被采访人的尊严。整个报道为时不足2分钟,简短、平静,对家属悲痛的呈现有严格把控??当主持人询问“两个孩子是否了解父亲的情况”时,当事人的朋友回答:“是的,我们都希望他平安。”由于处理适度,这一最早出现的对当事人家属的直接专访并没有引发所谓的“二次伤害”,伍德的家人在16日第二次接受了CNN采访,表达对伍德的担忧和思念,可见他们对CNN的报道是认可的。由此可见,正如许多记者所指出的,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不是问题,如何适度采访才是问题。就笔者的观察,在此次国际媒体的报道中,抱着孩子的照片的父亲,平静祈求女儿回家的母亲,全家的合影,家庭生活录像,以及自网络搜集到的当事人图片,都成为各大外媒“新闻中的人”的报道素材。用这些替代在现场的推挤、打扰和逼问,毫无疑问是更好的采访方式。此外值得总结和借鉴的是,对突发事件家属的采访应该分阶段进行不同的处理,以使对于被采访者的情绪干扰降低到最小限度。在事件刚刚发生的第一阶段,受害者家属往往处于极度震惊、恐惧和拒绝接受坏消息的心理状态。此时,急于挖掘受害者与家属在事发前的分别细节、或是追问其感受显属大忌。由于当事人家属处于极度情绪不安中,应尽量避免打扰。记者应尽可能使用观察法进行报道,少提问,不追问,给被采访者保留足够的物理和心理空间。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中,应尽量采用中景和远景,如果对方有表达意愿,采访应该在理性、不煽情的基调下进行,即使现场被采访人情绪失控,后期编辑资料时也应选用能够保护对方尊严,避免二次伤害的素材。笔者注意到,在CNN和BBC对北京丽都饭店马航发布会的现场电视报道中,都记录下了家属的愤怒、指责乃至砸水瓶等行动,但摄像记者并没有把镜头推到脸部特写,而是尽可能使用中景、远景和背影来处理。相比国内部分媒体在灾难突发报道中常常使用广角镜头处理使脸部特写变形、长时间定格表现受害者家属的痛苦表情等煽情报道手段,这类处理方式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在事件进展的第二阶段,当事人家属开始逐渐从震惊和拒绝转为悲痛,也开始考虑表达自身诉求。记者可以在当事人家属表现出接受采访意愿的前提下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诉求,并记录一些他们提供的资料。在这个阶段,记者的采访可放在现场,也可以使用直播室等手段,主旨仍是鼓励被采访人以得体的形象出现,以体现对被采访者的尊重??而不是使用煽情手法,记录下被采访人情绪失控的场景,同时,鼓励对方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有助于传递当事人家属方的信息。第三阶段:在当事人家属有接受采访意愿并已经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倾听他们对当事人的怀念,讲述他们的生命故事。在这个阶段,采访可以以更为感性的方式进行,如进入到当事人的家庭,采访更多的亲友,但仍然要注意分寸,牢牢把控住“感性”与“煽情”之间那条界限。争论之二:相互冲突的信息如何处理马航事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相互冲突的信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且其中不少都来自被认为可以信任的官方信源,令媒体疲于应付。正如CNN主持人安德森?库珀在12日的报道中指出的,通常而言,在突发事件中,随着调查逐渐深入,所搜集到的证据应该逐渐收拢、聚焦,指向越来越明确的方向,而不是引向越来越宽泛的可能??例如,在9-11事件中,政府非常迅速地明确了调查目标集中于“基地”组织,而媒体的独立调查也同样指向这一方向。但令媒体困扰的是,在马航事件中情形则远非如此。最为典型的是在3月15日当天,国际媒体纷纷披露航班可能系机上人员蓄意改变航线,疑似被劫持时,马来西亚民航局局长迅速出面否认了相关新闻,然而,仅仅在不到2小时之后,马来西亚总理却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了国际媒体的报道属实,联系此前马来西亚航空、马来西亚警方和马来西亚政府相互冲突的信息,马来西亚总理的这一次信息发布公告被戏称为“否认了此前所有的否认”。中国媒体尽力到达了新闻“现场”,按照常理采访并报道了官方发布的信息,然而,习惯了情感与价值判断的中国媒体,对所谓“官方信息”却缺乏清晰冷静的判断,这也招致了后来的批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相互冲突的信息,如何处理?据此次报道中几家外媒的策略来看,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种方式:(1)、迅速核实和证伪。3月10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网站公布了卫星拍摄的越南附近南海海域图片,认为图片上显示的漂浮物很可能是马航370的碎片。由于这些疑似漂浮物长宽均达10-20米以上,被认为很可能是航班坠落之后分解的碎片。但CNN当日即请来了曾在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任调查员的专家,这位专家通过以往航班坠落的图片进行分析,指出飞机坠落后不可能产生如此之大的碎片,否定了这一猜想。再如,对于两位持假护照登机的乘客,几大外媒通行的做法是迅速查找到订票的旅行社,直接采访代为订票的值事人员,求证购票者“阿里”购票的过程,确认他并未特地指定途经北京的航班,从而很快消除了这两位持假护照登记的乘客的恐怖袭击嫌疑。(2)、对官方消息相互冲突者,强调平衡呈现,但通过缜密的独立调查指出哪些更可信,哪些不符合常理。在马航事件中,几大外媒迅速察觉到多个本应具有权威性的官方消息之间??例如马来西亚军方的说辞,往往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完全不同??相互冲突,因此,他们很快调整策略,更多地采用将多个信源置于一篇文本中均衡发布,呈现其中的冲突,实现交叉质证。在BBC的文字报道中,可以注意到,最新消息很少以单篇形式出现,每出现一个新的具有冲突性的说法,采编人员直接将其置于之前的文本中滚动报道,呈现不同信源提供的内容差异。相较于用单篇文章来处理单个信源提供的最新信息的常见方式,这种方式无疑更适合疑云重重的马航事件。同时,在呈现冲突的文本中,国际媒体通常也会通过专家访问来指出,哪些信源发布的内容更加合理和可信。例如,3月15日当天,国际媒体纷纷披露航班可能系机上人员蓄意改变航线,而马来西亚民航局局长出面否认这一消息时,BBC的做法是,指出根据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给出的发动机数据以及雷达数据,航线的线路和高度都曾经经过“多次戏剧性改变”,以此与民航局局长的说辞相互形成对比。 (3)、多种意见实现平衡。在此次持续不断的直播中,各大外媒等都出动了异常强大的采访队伍。仅就笔者对CNN直播一周以来的持续观察来看,每天至少有10名以上的专家提供多方面的意见,这些专家涵盖了情报、反恐、飞行模拟、飞行安全、空难搜救、飞行数据分析、雷达监控、海洋地理等多个领域,所提供的意见及结论倾向不一,但他们的在场不仅提供了精彩的分析细节,更在总体上实现了意见的均衡。争论之三:缺少现场如何还原与绝大部分突发事件不同的是,此次马航事件报道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事发现场,对依靠以细节见长的现场报道、亲历者报道和故事特稿的电视媒体来说,在技术上存在极大的报道困难。在此次报道中,CNN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作为电视媒体,没有现场镜头的穿插使用,即使请到再大牌的专家,也很难支撑全天滚动的新闻直播节目。对此,CNN的处理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1)、“模拟”现场。CNN记者在11日领先于其他媒体进入一架777飞机实体驾驶舱内进行报道、此后则大量使用同机型的波音777模拟驾驶舱,模拟MH370可能行进的航线、天气、地面状况,展示信号联络按钮、联络方式并依次排除几种当时盛行的假设,并据此推测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方式直观展现了驾驶舱内部,使得“驾驶舱内发生了什么”被极大地可视化。此外,CNN还在此次报道中大量运用了数码技术模拟现场。例如在有关搜救方向改变的报道中,主播站在一个巨大的模拟海洋图上,展示卫星数据是如何确定失联客机转向安达曼海域的。即使完全不懂英语的受众,也能够通过如此直观而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呈现方式看懂报道表达的内容。 (2)、紧跟核心信源进入搜救现场。CNN记者争取到了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希山慕丁同机飞行现场搜救的机会,并从飞机上航拍到了海面上正在搜救的船只。虽然马来西亚交通部的这一措施明显带有危机公关性质和表演色彩,但对缺少现场镜头的电视媒体而言,所拍到的画面仍然具有较高新闻价值。这样的飞临南海现场的采访机会,对中国记者来说却难以获得。(3)、尽可能寻找到任何一条线索的现场镜头。例如,在假护照追踪过程中,记者就在泰国寻找到了为两名持假护照登机的旅客购买机票的旅行社的现场镜头。在对于护照黑市的采访中,CNN英国记者甚至找到了一名使用偷窃来的护照进行照片伪造的前罪犯,现场演示如何制作假护照的部分过程。(4)、谨慎使用新闻发布会和家属的现场。笔者注意到,即使是在有足够空间容纳内容的全天滚动播出专题中,CNN从未使用过全程直播马方发布会的方式,而是将其剪切到专题、访谈中,因为马方的发布会虽然是所谓的“现场”,但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不多,简单的全程直播方式会使得整个报道节奏趋缓,张力大为减弱。而家属的现场报道,考虑到对当事人的保护,CNN同样也非常谨慎??在极度重视“现场”的CNN,对“现场”的处理技巧其实是张弛有度的。然而在中国媒体的操作框架中,这种“现场”却是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争论之四:如何使用社交媒体讯息在此次报道中,最为困扰新闻媒体的无疑是层出不穷的假新闻,其中一些是来自社交媒体账户为博眼球而刻意制造的假消息,如最初飞机“安全降落南宁机场“的消息,以及飞机已经“在越南山地中坠毁”的消息等;一种是根据片段信息以讹传讹的推测,如人们对央视将第84号失踪乘客名字涂黑后对其身份产生的猜测;一种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社交媒体用户根据自己在各种媒体上获取的信息发布的推理,如假护照事件曝光之后的“恐怖分子爆炸说”,以及因马来西亚军方含混态度产生质疑而生的“导弹击落说”,第四种则是不断被马来西亚官方否认为假新闻(但实际上到15日下午其中相当一部分被证实)的媒体质疑,由于迅速的转发,不断被否定-再否定?再否定,使得社交媒体上对MH370的传播呈现前所未有的乱象。研究者注意到,在如何对待社交媒体讯息上,国外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路透社、CNN、BBC等普遍显得比较谨慎。这种谨慎表现在:1、通常不在第一时间仅依靠转发来发布信息。BBC对于源自社交媒体讯息的发布转发几乎可以说是吝啬:大部分在中文媒体上传播的流言都被过滤,即使是使用机构发表的社交媒体讯息,BBC也非常小心。不过,社交媒体用户对此事的意见则不在过滤之列:北京的一位BBC记者每天念一条来自微博的消息,比如那条著名的“越南一直在发现,马航一直在否认,中国救援队一直在路上,媒体一直在丽都饭店”。2、谨慎并不意味着不使用社交媒体讯息,而是注重对其进行验证。例如,在澳大利亚一家媒体爆出MH370副机师曾经邀请两位澳大利亚女郎进入机舱“游览”之后,社交媒体上这两位姑娘与机师的合影铺天盖地地传开。CNN的处理方式是直接联系到其中一位女孩,并通过直播采访了她当日进入机舱的细节。显然,记者更多地把社交媒体作为获取信息源的一种便利手段而非“新闻”本身。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Facebook、twitter,还是新浪微博上的内容,都必须通过记者的采访获得验证和重新写作,而不是直接转化为新闻文本。此次马航事件中不少媒体在传言中的沦陷已经证明,一个官方媒体的微博通过自己的转发来为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哪怕它来自另一家非常有威信的媒体??作信誉背书实在是太危险了。而在社交媒体高度冗余的碎片化信息生产中,更具备含金量的恰恰是权威媒体依靠新闻专业主义生产的内容。争论之五:如何对待“进程事件”马航事件属于突发报道中的“进程事件(Developing News)”类型,与“非进程事件(Non- developing News)”不同的是,它结果未定,悬疑度高,对线索的挖掘、甄别和整合、阐释以及对事件未来发展走向的判断是报道的关键。在“非进程事件”如动车事故等的报道中,记者重点要做的是还原事件发生的原因、现场、后果(伤亡人数、救治与善后措施)与调查问责。如果把事件发生时间点标记为“零点”,“进程事件”往往重在零点之后的追踪与判断分析,而“非进程事件”则重在对零点之前的追溯。因此,在“进程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常常会由于真假证据的鉴别和方向判断失误而导致报道误判,甚至沦为笑柄。考虑到MH370失联事件的特殊性??本应该提供权威可信的搜救信息的马来西亚政府在很大程度上隐瞒和误导了查找方向,因此,此次各大媒体纷纷落入假新闻的陷阱是可以理解的,但纵观此次马航事件外媒的报道,除了早期在未对马来西亚政府的说辞产生怀疑时出现部分假新闻外,各大外媒合力进行调查、分析和追踪,最终倒逼马来西亚政府不得不承认了航班转向等关键事实,表现出对“进程事件”的高度把控能力。值得探讨的是,“进程事件”如何做到减少风险、不遗漏有价值的线索、尽可能准确判断? 笔者认为,在“进程事件”中,需要注意的是:(1)、深度挖掘独家信源,此次马航事件中,国外各大媒体可以说是倾尽全力。CNN出动了来自美国本土、英国、北京、东南亚乃至加拿大的分站记者进行采访,路透社、彭博社同样也有数十名记者24小时滚动跟踪报道。其中,路透社于3月14日发表的调查性报道披露军用雷达发现马航偏离原有航道向西北方向飞行,以及纽约时报于15日晨披露航班在转向航行途中曾经数次改变高度和航线,证明飞机仍然受到对飞行极其熟悉的人的控制,这几条关键信息的披露,成为促成马来政府于15日下午披露航班转向信息的关键点。此外,美联社推断的“飞机可能被劫持”、ABC对两套通讯系统先后被关闭的分析,都成为合力倒逼的重要因素。(2)、充分利用其它媒体提供的线索,但始终保持中立立场和质疑态度。尽可能向直接当事人核实每一条来自其他媒体的讯息,而不是简单地注明出处。例如,CNN在路透社公布了美军舰艇驶往印度洋进行查找的消息之后,尽管自己没有拍到相应画面而不得不使用路透社提供的画面,但同时联络到了舰艇上的军官,获得了来自一手现场的电话访问内容。(3)、给有合理怀疑但尚无法完全证实的信息以限定性结论。到笔者完成此一稿件时为止,马航事件尚无定论,围绕着是否属于劫持、航班是否落地、机组成员是否参与了更改航线和非法控制飞机等行动,众说纷纭。应该说,从目前已经可以肯定的证据来看,这些都属于合理怀疑的范畴。但如何呈现这些可能性又不至被斥为“有罪推定”,则需要一定的报道技巧。在美联社15日明确定性为劫持的报道中,其用词是“一个或多个具有出色飞行经验的人劫持了飞机”;CNN则在15日记者对机长及副驾驶住所的采访、关于飞机飞行高度和航线变化的访谈及其它采访中,明确了对于飞行员的合理怀疑,但仍然反复在开头和明确他们“不是犯罪嫌疑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限定性表述乃至结论,都建立在具备关键证据的基础上。这样,既厘清了事件可能的走向,让读者不至因接受大量碎片化信息而无所适从,又规避了因遽下判断而可能出现的新闻失实和法律风险。纵观此次马航事件,虽然各大外媒的新闻挖掘战尚未尘埃落定,但显而易见的是,依靠强大的采编队伍、对事件的深度挖掘能力、对碎片化信息的强大整合能力和积极吸纳新技术,新闻专业主义媒体在面对社交媒体等新的传播方式时并未处于下风,反而因其恪守专业运作技术体系实现了高质量的内容生产。 在南海这样一个海权争议的地区,对突发事故的报道是媒介间的角力,更是国家之间的角力。目前南海周边各国的独立搜救能力普遍较弱,传媒同样处于弱势,搁置争议、人道先行是此次马航事件中值得欣慰的方面,然而南海合作的常态化机制仍亟需建立。消除媒介偏见,加强区域合作,马航事件为此提供了契机。今天,传播介质的半衰期已经快得超过所有媒体人的想象,今天风行一时的“新媒体”,可能转瞬就被视为传播旧势力,但有价值的内容在任何介质和平台上都将受到欢迎和重视。在哀叹“纸媒已死”的同时,在疲于奔命地跟随介质转型的同时,在苦苦思索“出路与未来”的同时,中国新闻业界或许首先应该自问的是,我们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作者周海燕,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舆情研究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会议现场灵异事件网。 人民网记者 郝孟佳摄